铭记历史:一位老人28年的坚守与济南最后一位赴日劳工的未竟心愿
77年前的8月15日,是一个值得中华民族永远铭记的日子——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,中国人民经过14年浴血奋战,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。时光飞逝,但历史不容忘却,日军侵华期间犯下的累累罪行,永远镌刻在民族的记忆里。
近日,一则令人痛心的消息引发社会关注:济南最后一位被强掳至日本的劳工王在祯老人与世长辞,享年97岁。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,直到生命最后一刻,都未能等到日本加害者的一句真诚道歉。新黄河客户端的独家披露,让这条新闻迅速登上热搜,4500万的阅读量背后,是国人对这段苦难历史的深刻记忆。
展开剩余73%鲜为人知的是,在这则新闻的背后,还有一位65岁老人持续28年的执着坚守。他就是韩建平——山东好人之星、济南市道德模范、山东被掳往日本劳工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。这位在济南家喻户晓的老人,用近三十年的时光,走遍大街小巷,寻访幸存劳工及其后人,收集整理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见证。
8月12日上午,韩建平向南辛庄街道捐赠了《济南被日军掳掠劳工信息资料汇编》一书。在捐赠仪式上,他动情地说:当年被强掳至日本的同胞,每个人都遭受了难以想象的折磨。那些侥幸生还的劳工,带着满身伤病度过余生,却始终等不到一声道歉。作为后人,我们绝不能忘记他们的血泪史!
这份坚守源于一个儿子的执念。韩建平的父亲也曾是被强掳的劳工之一,因在日期间遭受的非人待遇,在韩建平8岁时就离开了人世。母亲把父亲遭受的苦难都告诉了我,这些口述历史在我心中埋下了为劳工维权的种子。韩建平回忆道。
自1994年起,韩建平就开始了他的义务工作:走访幸存劳工及家属、搜集整理史料、为劳工权益奔走呼号。28年来,他自掏腰包支付交通、通讯等费用约50万元,付出的心血更是无法计量。今年,他多年收集的资料终于编纂成册,这本《汇编》详细记录了日军强掳中国劳工的罪行,是侵华历史的铁证。
这本书不仅记录了劳工的血泪史,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历史见证。韩建平说。今年以来,他已将这本书捐赠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、省市政协、档案馆、图书馆以及多所高校。随着王在祯等老人们的离世,很多记忆正在消失。把这些资料汇编成册,就是要把历史永远留存,让年轻一代铭记国耻,振兴中华!
(新黄河记者:陈彤彤 编辑:周全)
发布于:天津市嘉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